我要如何幫助孩子?

非學不可!學齡孩童必學的20個理財知識

人不理財,財不理你。如果孩子從小缺乏正確的金錢觀念,可能導致哪些後果呢?除了可能陷入財務困窘外,嚴重甚至可能誤人一生。本篇文章將介紹您20個必學的理財知識,適合孩子從小學起!

父母是最好的榜樣,先了解自己是哪類型?2分鐘測驗,立即檢測!

無論是在家庭中,還是職場上,處處都能映證「早起的鳥兒有蟲吃」這句諺語。許多家長積極為孩子安排才藝課程和課後輔導班,但是,除了學業和體能的精進之外,孩子從小建立理財知識也很重要。畢竟,人終其一生都會與錢打交道。

研究顯示,大部分7歲的孩童就能掌握金錢的運作方式。在台灣,孩子大約7歲開始上小學,可以自行運用小額零用金。

孩子的理財觀也會在此階段逐漸形成。這也表示,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未來能夠謹慎理財,應該在孩子學會算數時,就開始灌輸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。身為父母,我們可以藉由以下的簡單方法,幫助孩子養成終生儲蓄的好習慣。

如何教導孩子在財務上養成責任感?你可以嘗試做以下這20件事。

1. 收入

以「收入」作為主題,當作開啟親子理財的學習之旅的敲門磚,是個不錯的選擇,2-3歲的孩子就已經具備「收入」的認知能力。讓孩子試著打掃房間或整體床舖,完成家務後給予獎勵,並灌輸養成儲蓄的好習慣。

2. 儲蓄

隨著孩子明白:必須賺錢才能謀生的道理,他們也會意識到生活中各項物品有不同的價值,一些比較貴的物品,必須有足夠的儲蓄才能購買。此時正是送給孩子存錢筒、養成把零錢投入存錢筒儲蓄的好時機。如果孩子年紀較長,可以為孩子開設銀行帳戶,不僅協助儲蓄,還可以讓儲蓄增值。此外,使用聯名帳戶也可以掌握孩子們的消費及儲蓄情況。

3. 消費

孩子們人生中第一個財務決策,就是決定「如何消費」。如果孩子身上的金錢是透過努力得來,那麼當他在消費時,會更謹慎。此外,孩子存錢的目的可能是為了購買昂貴的球鞋,甚至是線上遊戲點數。也許這些行為在大人眼中並不妥,但適度給予孩子彈性,不要總是要求孩子聰明消費,反而會讓他們更懂得反思與學習。

4. 分辨「想要」與「需要」

在購買前,孩子需要學會明辨「想要」與「需要」的差別。身為父母,除了教導這項觀念,也要充分信任孩子擁有判斷能力。儘管有時候判斷不一定完全正確,但親身感受到錯誤判斷可能造成的後果,也有助於經濟獨立與成長。

5.聰明運用數位貨幣

數位貨幣的一大特色,就是消費紀錄可以被追蹤。相較於傳統直接給孩子現金,父母可以改用轉帳方式,將零用金轉入孩子專屬的銀行帳戶,鼓勵以數位支付,有助於及時掌握孩子的消費過程。此外,定期確認帳單紀錄,也可以協助孩子反思零用金的使用是否恰當,減少不必要的支出。

6. 建立信用貸款的觀念

學習理財,不只是教孩子如何賺錢,也要確保孩子擁有信用額度後,有能力還清債務。隨著孩子成長,他們很可能面臨到就學貸款、房貸、個人貸款等。不妨透過簡單又有趣的實作,讓孩子了解信貸體系如何運作,例如:當孩子沒有足夠預算買新鞋時,父母可以提供預支貸款,要求在一定時間內償還。

7. 教導「舉債」的正確觀念

對於生活在數位貨幣世代的孩子而言,數位貨幣與支付,讓消費更加便利,也變得不真實。因此,建立孩子對於債務的認知,以及欠下巨額債務的後果更為重要。若孩子持有信用卡或您的副卡,務必密切留意孩子們的消費習慣,確保孩子在能力範圍內消費。

8. 教導孩子規畫預算

學習規劃預算,是避免落入債務循環的最佳方法。父母可以要求孩子紀錄每月開支,並依照上個月的開支,編製下個月預算;對於年齡比較大的孩子,則可以透過Excel試算表輔助,手機或平板電腦上也有許多App應用程式可以運用。

9. 了解銀行在做什麼

大多數人都會與銀行往來,卻不見得清楚銀行的業務範圍,甚至連如何辦理業務都是一大挑戰。應該與誰接洽?需要準備哪些文件?表格要怎麼填寫?不妨帶著孩子一起到銀行,在您的指導下填寫表格、完成存款和取款流程,有助於孩子往後順利辦理銀行業務。同時,可藉機向孩子介紹什麼是利息,以及利息對於資產成長或負債惡化的影響。

10. 認識投資行為

父母應盡早向孩子介紹投資,講解不同的投資管道,例如開設定期存款帳戶可以讓金錢緩慢增加;其他如:股票、債券、基金,甚至加密貨幣等,則是較進階的投資標的。父母也應該將「投資伴隨著風險」的觀念傳遞給孩子。

11. 做好風險控制

輔導孩子實際理財時,務必設定合理的操作上限金額,避免難以挽回的局面發生。可設定的操作限制例如:在不損及儲蓄和其他資金的情況下投資,有助於孩子更務實地思考投資方式。親子理財的目的,是讓孩子有朝一日能夠經濟獨立,而非教導他們如何快速獲利。

12. 適時放手,讓孩子體會失敗

孩子應該瞭解並承擔錯誤決策的後果,這就是為什麼要適時給孩子跌倒的機會。如果孩子選擇在一天內花費過多在用餐或購買線上遊戲點數,導致接下來的一週沒有足夠金錢花用,那父母應該放手讓孩子面對過度消費的後果。

13. 討論個人理財觀

並非每個家庭都有良好的財務狀況,又或者,大多數家庭都可能遭遇過財務挑戰。若家中正遭逢一些經濟困難,避免讓孩子對家裡的財務狀況置身事外,將此視為一個機會教育,提醒孩子不應該重複再犯下類似的錯誤。

14. 納稅義務

父母和學校應該盡早教導孩子納稅的概念與流程。高年級的孩子,需要了解到身為一位稱職的公民應該履行國家規範的義務,包含需依規定誠實納稅。下次報稅時,不妨讓孩子參與報稅過程。

15. 設立緊急應變基金

讓孩子養成設立應變基金的習慣,可以是一筆銀行存款、或是家中的存錢筒,非到緊急必要,不可動用。

16. 開始制定財務目標

無債一身輕,首先要擁有充足的財務知識,在正確的時間做出對的投資決策。特別是有計畫到海外留學、或參加昂貴海外課程的青少年,及早開始投資、累積財富相當重要,若能在父母的指導下進行投資,有機會可以在不申請就學貸款的條件下,用投資的獲利支付學費。

17. 鼓勵孩子從事兼職工作

對於年紀稍長的孩子,父母可以鼓勵兼職工作來賺取生活費,也能促使孩子探索職涯、發展感興趣的技能。對孩子未來無論是創業、做好理財規劃、甚至是學習平衡學校和工作間的時間管理,都有莫大幫助。

18. 50/30/20儲蓄法則

孩子開始有定期收入後,就可以教導他們運用【50/30/20的黃金儲蓄法則】,將收入的50%用於購買日常必需品、30%購買想要的物品、最後的20%用於儲蓄。建議在孩子約七歲時介紹此法則,有助於孩子明智地進行財務規畫。

19. 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

家庭教育與身教很重要,可以與孩子在家中討論有關儲蓄的話題,或為了家中想要添購的電器(例如電視、3C),設立家庭存錢筒,全家一同完成儲蓄目標。

20. 行動永遠不嫌遲

十歲才開始學習理財知識,是否已經太晚了?千萬別這麼想!學習永遠不嫌晚,尤其是理財方面的知識學習。有些孩子在成年後,才開始自行學習理財。

如果忽略教導孩子理財知識,可能導致什麼後果?

1. 無法經濟獨立

錯誤的財務決策,不僅讓孩子無法經濟獨立,糟糕的消費習慣更可能導致負債。

2. 缺乏自信心

缺錢可能是導致缺乏自信心的原因之一。成長過程中難免會與同儕間比較,孩子可能會以銀行帳戶裡的金額來衡量自身的價值,父母應該多加留心。

3. 過度驕傲

富裕過奢,可能也導致自信心膨脹,同樣不利於孩子的發展。孩子需要學習從生活中獲得滿足,而非來自於金錢的多寡。

4. 造成負債

錯誤的財務決策不只會產生債務,也會對生活帶來負面影響。就像汽車維修,定期進廠保養並更換耗損零件,可以避免未來需要大翻修;相反地,若忽略定期保養,可能最終需要支付鉅額維修費。同理,若不定期支付利息或清償債務,可能讓債務不斷惡性循環、越滾越多。

5. 沉迷賭博

無論是賭場或是股票市場,想要快速獲利的貪婪心理,很可能讓人一無所有。賭博投機的風險看似可控,還是要提醒孩子其危險性。

本網站資訊僅供參考,投資理財顧問相關資訊由瀚亞投信提供。本公司自當盡力為讀者及客戶提供正確的意見及消息,但如有錯漏或疏忽,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受僱人,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本網站資訊僅供參考。本基金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,惟不表示本基金絕無風險,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,不保證本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,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,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,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,投資人申購前,應詳閱本基金公開說明書。瀚亞投信獨立經營管理。本網站內容未經同意,不得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。